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

作為開眼的講義:評子安宣邦《思想史家重讀的論語:「學」的復權》

本文的下載



   
教育」之所以能夠普遍性地執行,是因為官吏制度中預設好了正確的問題、正確的語意,以及正確的答案,而這所有的一切都由站在講台上的「教育者」(機構組織人)來管理與掌握之故。結果,始終不被回顧而忘卻的是「學」的意義。

      子安宣邦
先生著
《思想史家重讀的論語:「學」的復權》,是透過仁齋古義學為視點,接近《論語》的諸註解後,則逐漸洩漏出「教育」歷程中不斷地要求學徒們
盲從地恪守遵循社會「格式」的各種問題。的確,受到現今社會所重視的是「階梯」(degree),而不是「學」歷。由此觀之,在他律性地爬上這「階梯」的審核過程,與「從中習得己身的生命與思想的充實與厚度」是背道而馳的。

      我們在閱讀了
《思想史家重讀的論語:「學」的復權》後,能夠「知道」,現代教育的缺失,尤其在收斂於官方教育制度後,早已喪失「可以為師」導引出「學」的實質內容。在此介紹「知《論語》」必讀的一冊。 



2 則留言:

  1. 親愛的信先生:



    感謝你的文章,他如及時雨般進入我的生命。我不知道我所閱讀到的是否確實是你所欲闡明的,因此我只

    能說這是我的一點讀後感。

    當我站在講台上,一方面,關於句讀、修辭、章法等等,這是“規矩”而幾乎不致於產生疑慮的;另一方

    面,也就是你的文章所談的,關於“學”本身的意義。

    大學時代,文學史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地介紹各朝文學各種人物,我發誓我以後站在講台上也要是一個能

    讓學生愛上國文的老師;修習思想史一門課,我又想我要能開啟學生更多想法,更多對生命的體現,更多對環

    境的感悟,更多關懷自身乃至於萬事萬物一切生命一切環境本身。

    第一年教書,好混亂,我只能盡力做到讓學生上課不那麼愛睡,並且努力遵守校規才不致被踢出校門;然

    後我逃走了。

    接下來我的學生的年齡層分布太廣,而我一樣只能做到讓教室裡的其他人不睡覺⋯ ⋯。

    那一年真夠混亂的,我只確信我讓一個“小時候專收保護費,現在擁有數不清頭銜,如果我或我的誰有事

    可以請他幫忙協調的現任國會議員助理,未來的⋯ ⋯”這樣的學生教會,社會很多時候現實地可怕!

    然後,我來到這兒,我可能又迷路了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親愛的信先生(2)



    ...我偶爾會想到,我要教會他們的,是試圖認識自己,是努力了解自己、肯定自己,爾後才是實踐生命。

    我想我的學生們多數是喜歡我的這門課的,但你所謂的動機,卻又離他們太遠而不可及。被動地接收訊息

    是他們可以努力去自我要求的,但要說有什麼強烈學習動機的,屈指可數。更甚者,我也不甚在意!好像聽過

    一句話,“一個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,為人師的,只要有一句什麼,能被奉為規臬而影響其一生的,也就足夠

    了。”也許我正太小心翼翼於這個說法,竟然對於學習興趣的引發略之太過!

    我會因為他們在“數字”上的表現不佳而沮喪,也能因為任何一位任課老師的贊美--或因為上課態度、

    反應佳;或因為學習成績優良--而欣喜。多年前的一個同事對我說過(或抱怨),或許我把所有的耐心都給

    了學生。我想我的確給了學生更多優待。

    然而,今日驚覺,教育的立場,並不是太純粹,不只是教會他們什麼!“知也無涯”,唯有使他們愛上學

    習,這才是他們最豐厚的資產。

    我太短視近利,以致使學生們感受不到學習的喜悅;遺失了喜悅,則學習將只是一件苦差事。

    我需要更多時間思考,如何在這其中取得平衡?現在我的學生有國三和高三,即將面對的是進入下一個學

    習階段的考試,這很重要,涉及到的不只是學校的選填,還有往後幾年的新的學習及挑戰。期望,他們能有足

    夠的勇氣面對,並且歡喜接受。而我需要做的,正是你所教給我的。謝謝你。

    回覆刪除